专题专栏

武汉大学: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三)

日期:2007-05-18 00:00    来源:    访问次数:

武汉大学: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三)

作者:吴骁 摘至武大新闻网 2007/05/17

最能体现武大校园自然风景与人文底蕴完美结合的,莫过于它那镶嵌于校园群峰翠谷之中的宫殿式建筑群了。武汉大学自1930年开始在珞珈山建设新校舍,至今已70余年。多年来,不少仁人志士为了珞珈山校园的建设而呕心沥血,造就了全国最美丽的校园和最漂亮的校园建筑。武汉大学校园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特点,依山就势布置建筑群体,既强调建筑整体布局的轴线关系,又使每一群体建筑都具有不同的造型特点,使校园建筑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形成优美的人文景观,成为培养人才的理想之处。

校园中心区以老图书馆、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大楼为代表的十余栋武汉大学早期白垩建筑群体,采用中国最雄伟的大屋顶和西方最典雅的拜占庭、哥特等形式和当时最先进的三角绞钢、玻璃天庭等技术,以中国传统的绿色琉璃屋面为基调,以大屋顶、重懿璃在平面布置中,把对称式的传统格局和适应功能的现代风格和谐地结合,形成一组具有中、西风格的建筑群体,堪称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位于狮子山顶的老图书馆、法学院大楼(现为外语学院办公楼)、文学院大楼(现为数学学院办公楼)大楼和理学院大楼(现为学生教室和实验室),与位于狮子山南的老斋舍和位于火石山上的工学院大楼(现为学校行政大楼)等构成了校园传统建筑群的主体。这些宫殿式建筑全部用孔雀蓝琉璃瓦盖顶,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在建筑艺术上巧妙地与东湖湖光、珞珈山色巧妙地融为一体。飞檐碧瓦掩映在绿树丛中,使山体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错落有致。不论是从老图书馆南眺珞珈山,还是从工学院北望狮子山,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副玉宇琼楼、青山碧水的美景。湖山秀水因建筑群的装饰更显神奇,建筑群因湖山秀水的衬托而愈为壮丽。

武大校园内最美观雄伟的传统建筑物,非老图书馆莫属。老图书馆建于1934年,是一座雄踞于狮子山顶的皇冠形仿故宫建筑,庑殿顶、八角垂檐、大跨度空间,外部装饰极具中国传统特色,为武汉大学标志性建筑,校园制高点。它体量大,跨度长,巍峨雄壮,北望东湖碧水,南与原工学院大楼遥相呼应,登顶鸟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蔡元培、胡适、陈独秀、董必武、周恩来、郭沫若、朱德、罗荣桓等各界要人和外国元首来校必登此楼。老图书馆能藏书近200万册,这在解放前国内的大学里面是屈指可数的。现在武汉大学的20多万册线装古籍和484种善本全藏在这里。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的老子为“周守藏之史”,所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还是我国现已知道的最早的“图书馆长”或“档案馆长”。在老图书馆大门上方就镶有老子的全身金属的镂刻像。

老图书馆的左右两翼的建筑分别是原文学院大楼和原法学院大楼,分别建于1931年和1935年,它们的外形几乎完全一样,有如一对孪生兄弟,忠实地拱卫着老图书馆。不同的是,文学院的屋顶采用翘角,意为文采飞扬;法学院的屋顶则是平角,意为法力严肃。原法学院大楼西边是学生食堂,下层是真正的饭厅,上层曾为临时礼堂,内部装饰极富民俗特色。蔡元培、胡适、张伯苓、张君劢、周恩来、董必武、陈独秀、蒋介石、汪精卫、陈立夫、李宗仁、陶德曼、司徒雷登等中外要人曾在此演讲。

在狮子山向阳的南坡依山建有四栋学生宿舍,这便是武汉大学校园传统建筑群中最富特色的建筑——老斋舍。老斋舍建于1931年,是一座仿布达拉宫琉璃瓦建筑,依狮子山而立,巍峨雄伟,典雅庄重,布局巧妙,匠心独具。整个建筑利用狮子山南坡依山就势布置,建筑平面采用不同层次的依山组合,巧妙地顺应了自然地势的变化,同时借助山势构成气势磅礴的立面效果。在不同标高处,沿等高线建成不同层次的房屋,各排房屋底层地面在不同高度上,而屋面则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老斋舍的最上层已达到山顶,在顶部建有三座宫殿式城楼,中间的城楼与老图书馆位于一条轴线上;四栋宿舍一字排开,加上三个圆形拱门配以门楼,远看如布达拉宫。老斋舍的编号也别有韵味,依次按《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编号,即第一栋由下到上的编号为天字斋、地字斋、玄字斋、黄字斋,以此类推。

建于狮子山东头笔架山上的圆顶建筑是原理学院大楼,它建于1931年,是一座仿古罗马建筑,圆穹屋宇,风格独具,与原工学院南北相望,布局精巧,仪表非凡。它那直径近20米的穹窿圆顶给人一种神秘缥缈的感觉。其左右各有一个配楼,分别为原物理楼和化学楼,以孔雀琉璃瓦盖顶,主楼与配楼之间以画廊相连,浑然一体。原理学院大楼内还有国内最早的阶梯教室。

位于理学院对面火石山上的建筑是原工学院大楼,它建于1936年,融欧陆哥特式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特色于一体,四隅相对,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工学院大楼呈四方形,顶部全部用玻璃盖顶,中央为一个集中采光的封闭天井,四周为走廊。大楼的四角都有配楼,配楼的屋顶仍是孔雀琉璃瓦。四个配楼紧围主楼,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主楼更显雄伟,是为武大传统建筑群“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代表作。夹在狮子山、小龟山和火石山之间的是一片向西敞开的低洼地带,原工学院大楼隔着这片低洼地带与老图书馆南北呼应,相映成趣。

武大早期建筑群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开尔斯先生(F. H. Kalse,1899-1979)设计,他根据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古典建筑文明有机融合,使校园总体规划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科学性。整个设计贯穿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思想,力图“用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弘扬西方的科学精神”。珞珈山校园规划功能区分合理,以狮子山上的图书馆为整个校园的规划中心和制高点,校园建筑依照各自的功能,采用散点、放射状的布局,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因山就势,建筑组群变化有序,整个校园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严整的片断,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群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群”。校园中心区内由2条南北轴线和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形成了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3个建筑群。这些建筑群相互构成对位对景,面面相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环境空间层次。因此,欣赏珞珈山校园建筑,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游”,步移景异,韵味无穷。

在20世纪初叶,钢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玻璃中庭、空间共享、三铰拱等新材料、新技术当时在西方建筑界都还处在探索阶段之中,就已成功地运用在武大早期建筑的设计施工上,不仅使珞珈校园的建筑体量保持了中国建筑的传统特色,比传统建筑更加新颖、宏大、坚固,并且深刻影响到中国后来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珞珈校园的建筑从整体构型风格到装饰部件,建筑装饰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抽象性、象征性的特征。宫殿式斜面墙体、刚劲挺拔的双立柱、多姿多采的琉璃瓦飞檐等,无不显示出武大作为高等学府庄严肃穆而又开放进步的现代教育意识。在建筑装饰上,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乃至不同的学院分类,采用了不同的装饰内容、形式和手法。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中惟一进行一次性完整规划设计并且一气呵成的校园建筑,其设计思想之先进,建筑风格之新颖,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整个建筑群虽“以宏伟坚固适用为原则,不求华美”,但在事实上,它们不仅完全做到了“宏伟坚固适用”,同时也还是达到了无比“华美”的境界: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建筑早已成为武大的形象标志,不仅大部分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而且其价值也日益彰显。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名列其中,与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和东北大学旧址同时入围。历史名校建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些高校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成立最早的高等院校,这些建筑大多数建于20世纪初,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堪称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的佳作和典范。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包括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工学院、周恩来故居等15处26栋建筑,1930年至1936年建成,总面积达54054.52平方米,其规模在入选的三所高校的建筑群中居于首位(因东北大学早已从其旧址迁出,故不属此次入选高校之列)。建筑群注重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运用对景、借景、造景等手法,体现了中国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特点。专家认为,它们是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完美结合,在全国高等学校校舍建筑史上,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它们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建筑走向现代和中西文化思想在建筑、美学等领域相互借鉴和交流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环境设计大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德山教授认为,武大的古建筑群属于中国最成功的建筑作品。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参观武大校园后说,武汉大学的建筑具有中国传统风范,但又不是复古,而是和现代完美的结合,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