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林,武汉大学退休教师,从西藏调入武大工作后,32年如一日,为在汉藏族学生筑起一个 “温暖的家”,无私帮助照顾他们,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光荣称号。
杨昌林的事迹引起了很大反响。10月8日,《长江日报》头版头条作了题为《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的长篇报道,随后,《武汉大学报》和武汉大学新闻网联合推出了《杨昌林的西藏情结》《杨昌林:藏族学生的“武汉阿爸”》等报道,《光明日报》报道了《一位老人的“西藏故事”》,《湖北日报》报道了《杨昌林与他的藏族孩子们》。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杨昌林还有许多故事,远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容纳。于是,记者开始了进一步采访,追寻杨昌林的故事。
黝黑的脸庞,纯净的双眸,略带腼腆的笑容,他藏民族式的淳朴让人过目难忘。我们谈起了杨昌林——他朴实无华的“武汉阿爸”、在汉藏族学子最亲的亲人,他的言辞间有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怀。
“这些年来,如果不是跟随杨老师东奔西跑,体会了为藏族同胞解决困难的棘手,我真的很难想象杨老师这份真情背后,竟有这么多的艰辛。”谈起往事,达娃扎西陷入沉思,“他从来不提这些。”
达娃扎西说,杨老师的感人故事实在太多,记忆里最近的一次,是自己跟随杨老师为武汉某高校5个不能按时毕业的藏族学生找校领导做工作的事。“杨老师顶着武汉七月的骄阳跑了四天,为他们的事找了多个部门,苦口婆心地劝说校方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我在旁边看着很是感触。”
那是2009年盛夏,在武汉某重点高校大学就读的5个藏族学生因挂科而无法毕业,这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国家对藏族教育有特殊的扶持政策,不能按时毕业就意味着无法获得工作分配的资格。由于西藏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不少考进大学的藏族学子,比起其他同学来学习基础差一些,他们在大学的学习会碰到很多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有的高校对藏族学生的英语、高数学习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给予一定的照顾,如及格分数线调低一点,专门为他们开设民族英语班等。但这5个学生所在的高校没有这种政策。
“往年那个大学都有一次毕业清考,将所有挂科的大四学生聚集起来统一考试,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但那年这项制度忽然取消了。”达娃扎西说,“得知这一消息,5人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在寝室摔东西、扔书,情绪很失控。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们想到了杨老师。”
杨昌林觉得自己责无旁贷,立即带着达娃扎西出动,开始四处奔波。
第一天,他找到了5人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辅导员和所挂科目的任课老师,希望能有一次补考机会,但没人能给老人一个满意的答案,“到了这个时候,我也没有办法。你去学院看看吧。”他们说。
冒着酷暑,第二天一老一少又到学院,找到相关负责人。在将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反复诉说后,人家表示,“您的苦心我很理解,但我们也做不了主,你们去教务部问问。”
达娃扎西因为期末考试实在难以分身,第三天他们的“武汉阿爸”独自找到教务部,把情况耐心细致地进行反映之后,人家说,“我们已经把成绩录入电脑里,现在已经无法更改了”。“杨老师当时的内心感受谁也不知道。”达娃扎西说。
第四天,杨昌林又去了那所学校,为了那5个藏族孩子的前途,他已顾不得酷暑和劳累。这一次他找到了学校领导:“西藏等着他们回去建设,他们的父母在千里之外盼望着孩子们学成后安全回家。”杨昌林对那个领导说。“领导被杨老师对5个藏族孩子的真情所感动,最终改变了主意,给了他们一个补考机会。5个学生中除了一个挂科太多外,其他4人最终都拿到了毕业证,回藏分配了工作。”
“多年来我和他相处的最大收获是,要知道感恩。他总是不怎么说话,默默地做事。”
达娃扎西,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一学生,迄今为止武汉地区学历最高的藏族学子,说到这里时,又沉浸到了深深的感动之中。
|